武漢拓展培訓資訊:南昌行者簡述井岡山上的革命武裝

武漢
當前位置:求學問校網首頁>武漢資訊>武漢拓展培訓資訊

南昌行者簡述井岡山上的革命武裝

來源:求學問校網     發(fā)表時間:2013-12-13     瀏覽 86

&nbsp &nbsp1965年5月,毛澤東重上井岡山,曾說過,當年井岡山的紅軍由四支部隊組成。一支是秋收起義的部隊。這支部隊在三灣改編成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,在井岡山時期被編為第三十一團。第二支部隊是井岡山上原來有的兩支小的農民地方武裝。這兩支小部隊分別由袁文才、王佐領導。第三支部隊是八一南昌起義的隊伍,這次起義打響了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革命武裝的第一槍。第四支部隊是彭德懷、滕代遠率領的紅五軍,于1928年12月來到井岡山。井岡山的四支部隊對外稱紅四軍、紅五軍。<br /> <br /> &nbsp &nbsp毛澤東的這番話大體說出了當年井岡山上主要的四支革命武裝。不過,還有另外三支革命武裝,沒有被他歸納在內。<br /> <br /> &nbsp 第一支是湘南農軍。朱德、陳毅帶上井岡山的部隊,不只南昌起義軍余部這一支,還有湘南農軍和廣州起義軍余部。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,在朱德、陳毅的率領下,轉戰(zhàn)湘粵贛邊界,通過“贛南三整”,保存了革命的火種。<br /> <br /> &nbsp 第二支是廣州起義軍余部。據《朱德年譜》記載,1927年12月上旬,朱德按廣東省委指示,南下支援廣州起義。12月11日,廣州起義爆發(fā),13日起義失敗。19日,朱德“率部抵韶關,與廣州起義失敗后撤出的二百余人相遇,始知起義失敗。把這二百余人編入部隊后,轉移到韶關西北三十里的犁鋪頭,進行休整和練兵”。<br /> <br /> &nbsp &nbsp第三支是湘贛邊界地方武裝。除了袁文才、王佐領導的農民武裝外,在湘贛邊界還活躍著另外一支革命武裝,大多數由當地農民組成,人數眾多,編制不一,不屬于正規(guī)紅軍,統(tǒng)稱為湘贛邊界地方武裝。<br /> <br /> &nbsp &nbsp湘贛邊界地方武裝雖然戰(zhàn)斗力稍弱,卻是主力紅軍的重要補充。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與國民黨軍作戰(zhàn),基本上都離不開他們的配合與支持。<br /> &nbsp &nbsp<br /> &nbsp &nbsp除了以上三支革命武裝外,井岡山時期還有另外兩種兵員的重要補充力量。主要來自安源工人和國民黨俘虜兵。<br /> 可見,當時在革命初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,但是隨后遭受了多次失敗,在經過幾次整編之后才在井岡山地區(qū)架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組織體系,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,為建立新型的人們軍隊奠定了基礎。<br /> <br /> &nbsp &nbsp在井岡山行至今還保留著當時革命先輩們遺留下來紅色印記。在那里井岡山干部培訓中心以發(fā)揚紅色精神,傳承紅色文化為中心任務,對革命精神的宣傳和繼承起到了重大作用。在那里你可以去到大井小井,革命先輩們奮斗過的茨坪,黃洋界保衛(wèi)戰(zhàn)舊址等地,還可以通過親自穿上紅軍裝去體驗當年朱毛走過的挑糧小道。在那里能夠深刻體會到紅色文化的流淌。<br /> <br /> &nbsp &nbsp雖然,在革命斗爭的初期先輩們經歷了艱苦奮斗的歷程也遭受了不少挫折;但是,經過長期的堅持不懈,不怕犧牲的努力,最終取得了成功。并對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<br /> 本文由井岡山紅色培訓http://www.ncxztd.com/news_detail.asp?id=208整理發(fā)表